糖心锅锅酱在线观看视频:糖心up主小桃不惊醒挑战视频-全身血液更换近14遍!浙江一医院挽救一名罕见血液病患者

频道:财经 日期: 浏览:1

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,让浙江海宁67岁的范大伯(化名)一脚踏入了鬼门关,多日昏迷、多器官功能衰竭。经过浙江海宁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,使用了近5.5万毫升救命血,成功将其挽救。

据海宁市传媒中心7月8日报道,海宁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张思源医生回忆,“(患者)血红蛋白只有51g/L(正常成年男性应在130g/L以上),重度贫血,血小板危急值。”

当晚,病情恶化速度远超预期。在输血过程中,范大伯后半夜突然陷入深度昏迷、生命垂危,被紧急转入重症监护室(ICU)。

海宁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周秀杰根据检查结果和病情特点,提出了高度怀疑的诊断: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TTP)。

据悉,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罕见的、危及生命的血液系统疾病,死亡率非常高。

血浆置换成为救命的关键。据悉,这是一种将患者体内含有有害物质的血液成分分离出来,同时补充健康血浆的治疗方法。通常情况下,进行5到7次血浆置换后,患者病情会有所好转。但范大伯进行了7次置换,仍然意识不清,效果不明显。

在浙大一院驻海宁血液内科专家吴文俊的指导下,治疗团队调整了方案,在继续进行血浆置换的基础上,加用了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。多种手段齐下,这场与死神的拉锯战终于迎来了转机。

经过综合治疗两周多,昏迷已久的范大伯奇迹般地逐渐恢复了意识。 支撑这场漫长而艰难救治的,是源源不断的血液供应。

海宁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林达算了一笔账:“患者在整个救治过程中,总共使用了214袋血液制品,相当于214位献血者的爱心奉献。输血总量接近5.5万毫升。”林达解释,一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大约4000毫升,这意味着范大伯接受的血液量,相当于把他全身的血液更换了将近14遍。

“我们单个血型的库存当时确实不够,”林达说,“一方面,我们紧急向兄弟单位调拨了一部分血液;另一方面,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,给相应血型的固定献血者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,呼吁他们前来献血,及时补充库存,那段时间确实献血者多了起来,让人感动。”既要全力保障范大伯的抢救用血,也要确保其他危重患者的治疗不受影响,血库工作人员度过了紧张忙碌的一段时期。

报道称,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,范大伯已经转危为安,并顺利出院回家休养。

7月8日,海宁市人民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介绍,当时医生判断该名老人能在不断输血的情况下获救,因此大家都没有选择放弃,血浆数量相对也比较充足,老人家也是普通家庭背景,总计花费十几万元。